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競爭進入到了更為膠著的狀態。
日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了8月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和8月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報告。整體來看,8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87.06萬輛,同比增長28.8%,環比增長2.9%;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為65.31萬輛,市場滲透率達28.3%,再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個百分點。
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很高,但車企們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專攻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繼7月份后再次趕超一汽-大眾,成功登頂乘用車零售銷量榜榜首;而過去一線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隨著銷量增長勢頭放緩,市場份額正在迅速被同行超越。
第二梯隊反超第一梯隊
此前,蔚來、小鵬和理想在造車新勢力的陣營中具備較強的先發優勢,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三巨頭。作為老牌大哥的蔚來在2018年就已經實現全年銷量破萬輛的紀錄;而小鵬憑借智能化優勢以9.8萬輛的銷量數據拿下造車新勢力中2021年度銷量冠軍寶座;理想汽車則以一款解決現階段消費者痛點的增程式汽車贏得市場擁簇。蔚來有用戶,小鵬有技術,理想有產品,一時之間,造車新勢力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但今年以來,這種局面正在被打破,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多次超越第一梯隊,不斷刷新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排名,在今年8月一舉超越“蔚小理”。
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8月,哪吒汽車零售銷量達16017輛,零跑汽車零售銷量達12525輛,分別位居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排行榜第7、第9位,與“蔚小理”拉開差距。
一邊是第二梯隊享受逆襲帶來的快樂,另一邊是蔚來、小鵬品嘗被超越帶來的落寞。8月,蔚來銷量為10677輛,雖然銷量同比上升81.6%,但已追不上同行們動輒翻倍的增長;小鵬汽車的情況更不樂觀,零售銷量為9578輛,同比增幅僅為32.8%,環比有所下降。
相比銷量還在增長的蔚來和小鵬,理想的情況顯然更不理想。8月,理想零售銷量僅為4571輛,環比下降56.1%,同比下降52%,銷量直接腰斬。理想汽車表示,公司交付量暴跌:一方面,由于理想汽車在四川綿陽的增程器工廠供應延遲,導致理想L9交付延期;另一方面,當前主力車型理想ONE將于10月份正式停產,讓位于新品理想L8,這也影響了理想汽車的銷量。
當下,理想遭遇的問題本質上也是造車新勢力問題的“放大版”。造車核心技術不足導致質量控制存在欠缺,產能不足導致產品線單薄,只能“拆東墻補西墻”,高端化的定價策略遭到產品力不足反噬,以及增程式汽車領域競爭對手賽力斯的橫空出世,這一系列因素交織在一起,讓理想的8月顯得格外苦澀。
傳統車企“新二代”密集融資
從8月的銷量數據中可以看到,隨著“蔚小理”掉隊,有更多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轉型上取得成效,向造車新勢力“宣戰”。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公司年報發布會上給旗下品牌埃安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把現在的“蔚小理”,改成“埃小蔚”。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方面已經開始發力,傳統車企一般都是和經銷商合作進行汽車銷售,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銷售網來賣車,所以銷售成本會較低。而造車新勢力資金比較短缺,營銷成本較高。與此同時,傳統車企在資金以及技術上也略有優勢。目前,傳統車企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傳統車企集團所培育的“新二代”(負責新能源車業務的子公司)迎來新一輪融資潮。
今年9月,廣汽埃安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并引入戰略協同董事。
東風集團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汽車增資項目信息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式對外披露。信息顯示,該項目旨在優化嵐圖汽車股權結構,加速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改革進程。增資后,嵐圖將所獲戰略投資用于公司核心技術研發、數字化體系建設、生產能力建設及營銷投入等。
除此之外,背靠上汽集團、長安汽車的智己汽車,由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阿維塔科技在今年也均有融資。
有分析稱,新舊勢力的“交鋒”成為實打實的比拼碰撞,曾經涇渭分明的界限開始模糊。傳統車企引入外部資本,除可以帶來豐厚的資本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傳統車企進行內部革新,以新能源領域為突破口,補齊傳統車企的發展短板;通過引進外資、獨立運營,也可以擺脫資本考核和決策傳導等問題,加速項目發展。
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之下,原有的造車新勢力也不再滿足于眼下的市場容量,或品牌向上推出高價車型,或向下布局走量產品線,蔚來ES7、蔚來ET5、理想L9、小鵬G9、哪吒S等各類車型也在密集發布。
德勤發布的報告指出,未來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政策驅動轉變為高度市場驅動,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但同時市場也會進入洗牌階段,六七成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